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公共财政体系日趋完善

——“十二五”期间佛山财政基本情况回顾

 

 

    “十二五”时期,面对国际经济深刻调整、国内经济“三期叠加”的影响,我市财政部门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紧紧围绕“民富市强、幸福佛山”目标,坚持统筹运营、科学发展,全面深化财政综合管理改革,强化财政“收、支、管”各项工作,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推进产业转型、城市升值和环境提升,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,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。

    一、建立起持续稳健、稳固有力的政府财政保障体系

    “十二五”期间,来源于佛山市的财政收入总量累计达到6913.88亿元,年均增收90.76亿元,年均递增7.32%;来源于佛山市的中央级财政收入累计达到1489.91亿元,年均递增5.71%;来源于佛山市的省级财政收入累计达到885.38亿元,年均递增10.23%。20112015年,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221.86亿元,年均增收53.92亿元,年均递增13.01%;2015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557.43亿元,比2010年的305.96亿元增加251.47亿元,年均递增12.75%。2013年、2014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跨越400亿元和500亿元大关,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固的财力保障。20112015年,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633.18亿元,其中,2015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802.18亿元,比2010年的359.91亿元增加442.27亿元,年均递增17.39%。

    二、建立起推转型、促发展的财政政策资金支撑体系

    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市各级财政部门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,有效整合和优化财政资源配置,促进现代产业发展、传统优势产业提升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,增强经济发展后劲。20112015年,我市积极筹措资金,确保经济科技发展需求,点支持自主创新、技术改造、节能减排等创新驱动战略关键领域建设,并从2013年开始,累计投入63.32亿元大力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;大力支持产业链招商三年行动计划,全力引进现代服务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,加速产业转型升级;全市落实重点交通工程项目资金超过300亿元,推进广佛肇城际轨道交通、广佛环线、广佛地铁与佛山西站等交通项目,为城市发展提速;全市落实扶持外贸中小企业资金2.8亿元,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,促进对外贸易发展;全市投入20.7亿元,促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,加快产业、科技、金融的融合发展。全市投入环保绿化方面资金115亿元,大力支持绿化园林、大气整治、污水减排等工程建设,促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生态示范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,打造美丽宜居城市。

    三、建立起持续增长、普惠于民的财政民生保障体系

     “十二五”期间,全市财政共投入民生方面支出1654.4亿元,比“十一五”期间翻了一番,增长124.7%,占同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62.71%。其中,全市教育方面支出516.19亿元、医疗卫生方面支出149.9亿元、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支出178.89亿元、住房保障方面支出64.43亿元,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,民生福祉大幅提升,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常住人口,推进我市民生事业向普惠性、保基本、均等化、可持续方向发展。

    四、建立起与现代财政制度相适应的佛山财政综合管理体系

    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市财政部门将财政管理改革与先进信息技术创新融合,搭建起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基本框架。在预算编制环节,实施滚动式项目库管理,探索建立重大建设项目跨年度预算管理模式,加快建立与现代财政制度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机制;在预算执行环节,建立起全过程的财政绩效管理体系,全面推广实施竞争性分配改革,大力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,全面开展公务卡支付制度改革和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改革,并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启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试点工作;在预算监管环节,建立起事前预警、事中监控、事后跟踪相衔接,逐步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大监督体系,促进财政资金阳光、透明、高效运转。